右侧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气候风险成为转型金融关注重点,企业应做好有序转型与ESG信披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6-28 13:26 分类:资讯 浏览:8 评论:0


导读:登录新浪财经APP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雷椰北京报道  近年来,转型金融已经逐渐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经验和模式在不断...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雷椰 北京报道

  近年来,转型金融已经逐渐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经验和模式在不断产生。

  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放眼全球,企业与金融机构正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转型并非一种压力,转型有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金融机构注入新的活力。

  6月25日,在2024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上,转型金融、绿色转型、信息披露成为论坛热点议题。与会人士认为,气候风险成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企业应该进行有序转型,做好气候等相关的信息披露。

  转型金融充满机遇

  近年来,转型金融的关注度在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将其经济活动变成低碳和零碳,转型金融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上具有显著作用。

  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理事长、商道融绿董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中国顾问郭沛源在上述论坛表示,转型金融是当下热点议题,在全球范围内,企业运营和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均面临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但这其中也蕴含巨大商机,可以催生金融创新。同时,有序转型和公正转型也是各方关注重点。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促进向低碳和可持续经济转型方面充满机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负责人Eric USHER指出,UNEP FI发起的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可持续保险原则(PSI)等倡议框架,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减缓、转型金融和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的重点政策高度一致。

  当前,中国有26家银行签署了PRB,代表了超过28万亿美元的总资产,是PRB签署银行最多的国家。

  转型金融需要系列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二级巡视员李晓文强调转型过程中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性。她认为,金融机构需要客户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评估项目和资产的气候风险。提升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有赖政策协同推动及科技金融的支撑。

  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区资深主任张晓华也表示,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转型计划、提高气候信息数据的治理和披露能力是推动有序零碳转型的核心和关键。

  企业需要“有序转型”

  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降低碳排放,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双碳”目标。

  在投资新兴绿色科技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中,政策不确定性是亚太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穆迪评级亚太区可持续金融-信用分析副总裁、高级分析师汪洋表示,具体的可持续的政策支持能够支持企业在新兴绿色科技方面的投入,支持企业有序碳转型。同时,他指出减碳政策将支持中国清洁科技以及经济发展。

  根据商道融绿最新发布的《A股ESG评级分析报告》显示,A股上市公司ESG综合评级稳步上调,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发布率持续攀升,ESG指标披露率和披露质量均呈现加速提升态势。

  联想集团ESG与可持续发展负责人、联想中国平台ESG委员会秘书长王旋表示,有序转型应坚持长期主义,有目标、有体系、有步骤地推进数智化、绿色低碳化转型。以科技创新赋能,助力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着力发展负责的AI、普惠的AI与绿色的AI,共建ESG良好生态。

  ESG披露应脱虚向实

  当前,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意识到,气候风险和机遇就是金融风险和机遇。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气候相关披露正在影响企业价值。

  浦银安盛基金价值投资部总经理杨岳斌表示,价值投资者会针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气候相关类、ESG补充性的各项非财务信息指标,结合价值投资的理念从“护城河、德才兼备的管理层、经济城堡”三位一体的角度来判断企业内在价值。

  气候信息披露对于所有利益相关方有效管理气候风险并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可持续投资中国区总经理、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理事关睿认为,展望未来,AI科技将提高气候模型精度,支持更多气候投融资产品创新。

气候风险成为转型金融关注重点,企业应做好有序转型与ESG信披

  晶澳科技监事、 ESG与可持续发展部总监、可持续发展官李京认为,气候信披和ESG不是营销,而是目标,是企业识别风险敞口、提升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手段。ESG脱虚向实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资讯排行
最新留言
标签列表